5月12日下午,资产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处党支部与基建处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邀请市级宣讲团成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王健所长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思想的发展与特点”的专题讲座,溯源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史,剖析百年外交风云背后所呈现的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的鲜明特点。讲座由资产处副处长谢静芳主持。
王健在讲座中谈到,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和改革开放以后三个主要历史阶段。
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已经同外部世界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与共产国际和俄共(布)、联共(布)等国际共产组织和政党有了党际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外记者和美军观察组访问考察延安,打开了外交局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三大政策,与此同时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中间地带”思想基础上,相继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划分、“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思想,彻底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要战略判断。坚持超越意识形态划界,从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明确了“真正的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邓小平又及时提出了“二十八字外交方针”,核心思想就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中国开始逐步打破西方封锁和制裁,推动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中,总书记还进一步提出了全球治理观、合作观、新安全观、正确义利观等一系列新的外交理念。
王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思想所呈现的三大鲜明特点。第一是坚持公平正义、和平共处,第二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三是与时俱进、继承发展。
讲座结束后,谢静芳对王建所长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她说王所长用非常翔实的史料,条分缕析地展示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学史要明理,学史要力行,王毅外长在“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演讲时说道,中国外交将继续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映射和落实到我们每位党员身上,应该做到为学校担当,对师生尽责,真正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